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融可赢配资
秋分刚过,崇州市白头镇安顺社区的稻田已是一片金黄。9月29日上午,伴随着收割机的阵阵轰鸣,这里迎来了首批“中医稻谷”的丰收,标志着崇州市首次试种“中医稻谷”获得成功。
“中医稻谷”迎丰收
真正实现“零农残”
站在田埂上望去,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,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其间。白头镇安顺社区党委书记 易超威:“你看这谷粒,饱满得很。我们测过了,亩产有1200斤,而且这米不一样,是用中药技术种出来的,绿色又健康。”
“中医稻谷”丰收融可赢配资
今年上半年,白头镇引进成都两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、四川农业大学董顺文教授团队,共同落地500亩“中医稻谷”项目,这批“中医稻谷”在种植过程中,从育种到病虫害防治,不用化学农药,全程采用中医药技术,不仅产量稳得住,土壤也更“健康”了。
成都两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曾恋表示:“这项中医药农业整体技术是从一颗种子到整个过程的管理管控,我们不用任何的化学农药,全部用中药防病治虫。收获大米我们送检能够实现真正零农残。”
米价增至十倍
增收可感可及
更让农户们振奋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提升,由这批“中医稻谷”加工出的大米,收购方给出了每斤20元的高价,而传统大米市场价每斤仅2元左右。
“中医稻谷”丰收
白头镇安顺社区党委书记易超威告诉记者:“通过与企业合作,我们将通过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的协议与农户进行比例分红。明年‘中医稻谷’的种植将会在安顺社区全面展开,种植面积预计达3000亩。”
“中医稻谷”的丰收,只是白头镇实施“中医药+”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,近年来,白头镇五星村还以“蜀州本草·慎微故里”为主题,打造中医药文化IP,发展药膳餐饮、民宿体验、文创产品等多元业态。
白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镇将继续围绕“中医药+农业”深化布局,构建“龙头企业+集体经济组织+农户”的产业模式,打造从研发、组培到生产、销售的全链条增值路径。同时,以“国医小镇”为发展目标,整合铁皮石斛、灵芝等药材种植基地,联动药膳餐厅、康养中心、文创集市等场景推动中医药与文旅、康养、研学深度融合。
(图据今日崇州)融可赢配资
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